杜甫五古《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》读记
(小河西)
此诗作于乾元二年(759)秋,时李白自流放地夜郎赦还至江夏。韦太守良宰:江夏太守韦良宰。【《新唐书-宰相世系表》卷74韦氏彭城公房有韦良宰,尚书右丞韦行诠之子。天宝十一载任贵乡县令。安禄山叛乱时,任房陵郡太守。乾元年间任鄂州刺史。李白曾为其作《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》。天长节:唐八月五日为天长节。】全诗一百六十六句,分六段读。
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(李白)
天上白玉京,十二楼五城。仙人抚我顶,结发受长生。
误逐世间乐,颇穷理乱情。九十六圣君,浮云挂空名。
天地赌一掷,未能忘战争。试涉霸王略,将期轩冕荣。
时命乃大谬,弃之海上行。学剑翻自哂,为文竟何成?
剑非万人敌,文窃四海声。儿戏不足道,五噫出西京。
临当欲去时,慷慨泪沾缨。叹君倜傥才,标举冠群英。
开筵引祖帐,慰此远徂征。鞍马若浮云,送余骠骑亭。
歌钟不尽意,白日落昆明。
【注释】玉京:天帝居处。《枕中书》(东晋-葛洪):“元始天王,在天中心之上,名曰玉京山,山中宫殿并金玉饰之……玄都玉京七宝山,周回九万里,在大罗天之上……玉京有八十一万天路,通八十一万山岳洞室。”十二楼:仙人居处。《汉书-郊祀志下》:“五城十二楼。”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昆仑玄圃五城十二楼,仙人之所常居。”《抱朴子-祛惑》(东晋-葛洪):“昆仑山上一面辄有四百四十门,门广四里,内有五城十二楼。”
结发:束发。指初成年。《感遇诗》(唐-陈子昂):“自言幽燕客,结发事远游。”
理乱:治乱。因避高宗李治讳,改“治”为“理”。
九十六圣君:自秦始皇至唐玄宗共九十六位皇帝。
一掷:投掷一次。《晋书-何无忌传》:“刘毅家无儋石之储,摴蒲一掷百万。”《晋书-孙绰传》:“何故舍百胜之长理,举天下而一掷哉!”
霸王略:称霸称王之谋略。《经伏波神祠》(唐-刘禹锡):“自负霸王略,安知恩泽侯。”轩冕:大夫以上官员的车服;借指高官显宦。《管子-立政》:“生则有轩冕、服位、谷禄、田宅之分。”《商洛山行怀古》(唐-张九龄):“避世辞轩冕,逢时解薜萝。”
时命:命运。《哀时命》(汉-严忌):“哀時命之不及古人兮,夫何予生之不遘時。”《送邬三落第还乡》(唐-钱起):“郢客文章绝世稀,常嗟時命与心违。”
学剑:《史记-项羽本纪》:“项籍少时学书不成,去学剑又不成。项梁怒之。籍曰:'书,足以记名姓而已。剑,一人敌不足学,学万人敌。’”于是项梁又教项藉兵法。自哂:自我讥笑。《久客》(杜甫):“衰颜聊自哂,小吏最相轻。”
五噫:东汉梁鸿过京师洛阳,作《五噫歌》。《后汉书-梁鸿传》:“因东出关,过京师,作《五噫之歌》曰:'陟彼北芒兮,噫!顾瞻帝京兮,噫!宫阙崔嵬兮,噫!民之劬劳兮,噫!辽辽未央兮,噫!’”
倜傥:卓异。《资治通鉴》晋惠帝永宁元年:“(刘殷)博通经史,性倜傥有大志。”胡三省注:“倜傥,卓异也。”标举:高超,超逸。《刘生》(南北朝-江晖):“五陵多美选,六郡尽良家。刘生代豪荡,标举独荣华。”
祖帐:古代送人远行,在郊外路旁为饯别而设的帷帐。《祭汾阴公文》(唐-杨炯):“垂繐帷与祖帐兮,罢歌台与舞阁。”《齐州送祖三》(唐-王维):“祖帐已伤离,荒城复愁入。”
徂征:远行。《于承明作与弟士龙》(晋-陆机):“牵世婴时网,驾言远徂征。”吕延济注:“驾言,谓驾车马出游也。徂,往;征,行也。”《送从侄端之东都》(唐-李嘉祐):“故关逢落叶,寒日逐徂征。”
骠骑亭:长安某亭。位置不详。
昆明:昆明池,位于长安西南。《三辅黄图》卷4:“汉昆明池,武帝元狩三年穿,在长安西南,周回四十里。”《秋兴》(杜甫):“昆明池水汉时功,武帝旌旗在眼中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第一段三十句。此段首十二句写少年。天上有白玉京山,昆仑山有十二楼五城。仙人伸手抚俺头顶,初成年就受道教熏陶信奉长生。后来误入红尘追逐世间欢乐,还精心探究世上治乱之理。自秦以来有九十六圣君,如同浮云空挂其名。天地之间孤注一掷,从来没忘的是战争。试着涉足称霸称王之谋略,期待将来高官显荣。接着八句写进京。然而命运实在太荒谬,只好放弃仕途到江海远行。学剑反会自我哂笑,作文又能如何成功?学剑没成万人敌,为文倒是窃得四海名声。作文如儿戏不值一提,象梁鸿一样作“五噫之歌”进京。(以上自叙。自少年到进京。)“临当”十句写长安送别。就在将行未行之时,感慨万分泪水沾缨。感叹您有卓异才华,高超俊逸冠于群英。设下祖帐摆开筵席,安慰俺悲壮远行。送行人马犹如浮云,送俺直到骠骑亭。歌到暮钟响起仍不尽意,直至夕阳落入昆明池中。(二人在长安相知。韦曾设宴为李白离京送行。)
十月到幽州,戈鋋若罗星。君王弃北海,扫地借长鲸。
呼吸走百川,燕然可摧倾。心知不得语,却欲栖蓬瀛。
弯弧惧天狼,挟矢不敢张。揽涕黄金台,呼天哭昭王。
无人贵骏骨,绿耳空腾骧。乐毅傥再生,于今亦奔亡。
蹉跎不得意,驱马过贵乡。逢君听弦歌,肃穆坐华堂。
百里独太古,陶然卧羲皇。征乐昌乐馆,开筵列壶觞。
贤豪间青娥,对烛俨成行。醉舞纷绮席,清歌绕飞梁。
欢娱未终朝,秩满归咸阳。祖道拥万人,供帐遥相望。
一别隔千里,荣枯异炎凉。
【注释】幽州:《旧唐书-地理志》:“天宝元年改范阳郡……乾元元年复为幽州。”幽州治蓟县。李白于天宝十一载十月曾到幽州。
戈鋋(chán):戈与鋋;泛指兵器。《东都赋》(汉-班固):“元戎竟野,戈鋋彗云。”李善注:“《说文》曰:鋋,小矛也。”
北海:泛指北方远僻之地。《左传》僖公四年:“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”
扫地:喻全部,尽数。《答穰城求和移文》(梁-萧纲):“余民襁负,扫地来王。”《旧唐书-李百药传》:“及大业嗣文,世道交丧,一时人物,扫地将尽。”天宝元年安禄山为平卢节度使,三载兼范阳节度使,十载又兼河东节度使。长鲸:喻安禄山。
燕然:山名,即今杭爱山。《后汉书-窦融列传-窦宪》:“宪、秉遂登燕然山,去塞三千余里,刻石勒功,纪汉威德。”
蓬瀛:蓬莱、瀛洲,渤海仙山;借指隐居地。《列子-汤问》:“其中有五山焉。一曰岱舆,二曰员峤,三曰方壶,四曰瀛洲,五曰蓬莱。”
天狼:星名。《九歌-东君》:“举长矢兮射天狼。”王逸注:“天狼,星名,以喻贪残。”洪兴祖补注:“狼一星在东井南,为野将,主侵掠。”《江城子-密州出猎》(宋-苏轼):“会挽雕弓如满月,西北望,射天狼。”
揽涕:挥泪。《三良诗》(魏-曹植):“揽涕登君墓,临穴仰天叹。”
黄金台:战国燕昭王为郭隗所筑“宫”,孔融称为“台”,鲍照称黄金台。《战国策-燕策一》:“于是昭王为隗筑宫而师之,乐毅自魏往,邹衍自齐往,剧辛自赵往,士争凑燕。”《论盛孝章书》(东汉-孔融):“昭王筑台以尊郭隗。”
骏骨:骏马骨。用燕昭王千金求千里马事。详见《战国策-燕策一》。《昔游》(杜甫):“有能市骏骨,莫恨少龙媒。”绿耳:骏马名。传说为周穆王八骏之一。《穆天子传》卷四:“天子命驾八骏之乘,右服华骝,而左绿耳。”
乐毅:战国军事家,官拜燕国上将军,辅佐燕昭王振兴燕国。详见《史记-乐毅列传》。
贵乡:魏州贵乡县。在今邯郸大名县东北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16魏州:“贵乡县,望。”魏州治贵乡。
弦歌:《论语-阳货》:“子之武城,闻弦歌之声,夫子莞尔而笑,曰:'割鸡焉用牛刀?’”后因以为县令之典。《晋书-隐逸传-陶潜》:“谓亲朋曰:'聊欲弦歌,以为三径之资,可乎?’执事者闻之,以为彭泽令。”
百里:指一县所辖之地。《三国志-蜀志-庞统传》:“统以从事守耒阳令,在县不治,免官。吴将鲁肃遗先主书曰:'庞士元非百里才也。’”后因以百里才指治理一县的人才
陶然:醉乐貌;快乐貌。《时运》(东晋-陶潜):“挥兹一觞,陶然自乐。”羲皇:伏羲氏。《剧秦美新》(汉-扬雄):“上罔显于羲皇。”李善注:“伏羲为三皇,故曰羲皇。”《醉时歌》(杜甫):“先生有道出羲皇,先生有才遇屈宋。”
昌乐:魏州昌乐县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16魏州:“昌乐县……北至州五十里。”
青娥:美丽的少女。《戏赠赵使君美人》(唐-杜审言):“红粉青娥映楚云,桃花马上石榴裙。”俨:整齐貌。《蜀路石妇》(唐-白居易):“俨然整衣巾,若立在闺庭。”
绕飞梁:《列子-汤问》:“昔韩娥东之齐,匮粮,过雍门,鬻歌假食。既去,而余音绕梁欐,三日不绝。”
祖道:为出行者祭祀路神设宴送行的礼仪。《圣皇篇》(魏-曹植):“祖道魏东门,泪下沾冠缨。”供帐:饯行所设帐幕。《汉书-张延寿传》:“上为放供张,赐甲第,充以乘舆服饰。”《咏史》(晋-张协):“朱轩曜金城,供帐临长衢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第二段三十四句。此段“幽州”16句写幽州感受。天宝十一载十月俺来到幽州,看见戈矛林立如天上罗列之星。君王放弃了北方诸州,尽数交给安禄山这条长鲸。这长鲸呼风吸雨如百川奔走,其气势直可将燕然山摧倾。俺明白将有叛乱却又不能说,只能想办法隐栖于仙山蓬瀛。手中持箭,弓不敢张。心想张弓,却惧怕天狼。挥泪登上黄金台,呼天号地燕昭王。没人看重千里马之骨,即便天马绿耳也只能徒然腾骧。即便乐毅得以重生,如今也一定四处奔亡。“蹉跎”16句写相遇贵乡。岁月蹉跎志不得意,驱马来到您担任县令的贵乡。遇到您专注于礼乐教化,严肃端庄坐在县衙大堂。只有您的县邑俗如太古,陶然相卧如同回到羲皇。召来昌乐县的乐队艺人,举办筵会罗列酒觞。贤才豪士间杂美女,对着蜡烛整齐成行。华丽坐席上纷纷挑起醉舞,清爽歌声缭绕凌空屋梁。毕竟不能“终朝”欢娱,任期届满要归咸阳(长安)。万人簇拥为您送行,饯行帐幕遥遥相望。自此一别相隔千里,草木几度荣枯天气几度炎凉。(李白天宝后期曾至幽州。时韦良宰任贵乡令。二人在贵乡相遇。)
炎凉几度改,九土中横溃。汉甲连胡兵,沙尘暗云海。
草木摇杀气,星辰无光彩。白骨成丘山,苍生竟何罪?
函关壮帝居,国命悬哥舒。长戟三十万,开门纳凶渠。
公卿奴犬羊,忠谠醢与菹。二圣出游豫,两京遂丘墟。
【注释】九土:《国语-鲁语上》:“共工氏之霸九州也,其子曰后土,能平九土。”韦昭注:“九土,九州之土也。”
横溃:河道决口;喻天下大乱。《魏太子》(南朝宋-谢灵运):“天地中横溃,家王拯生民。”李善注:“横溃,以水喻乱也。”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(李白):“晋室昔横溃,永嘉遂南奔。”
哥舒:哥舒翰。《旧唐书-哥舒翰传》:“及安禄山反,上以封常清、高仙芝丧败,召翰入。拜为皇太子先锋兵马元帅……据贼于潼关。”“引师出关……军既败,翰与数百骑驰而西归,为火拔归仁执降于贼。”
凶渠:罪魁祸首。《石阙铭》(梁-陆倕):“帝赫斯怒,秣马训兵。严鼓未通,凶渠泥首。”《资治通鉴》宋顺帝升明元年:“凶渠逆党,尽已枭夷。”胡三省注:“凶渠,谓渠魁也。”
犬羊:狗和羊。奴犬羊:
忠谠:忠诚正直。《琅邪王傅蔡朗碑》(汉-蔡邕):“规诲之策,日谏于庭,忠谠著烈,令闻流行。”
葅醢(zū-hǎi):“菹醢”。肉酱;把人剁成肉酱的酷刑;泛指处死。《汉书-吴王濞传》:“敢请葅醢之罪。”
游豫:指帝王出巡。春巡为游,秋巡为豫。《孟子-梁惠王下》:“吾王不游,吾何以休?吾王不豫,吾何以助?一游一豫,为诸侯度。’”赵岐注:“豫亦游也。”《屏风诗》(北齐-萧悫):“秦皇临碣石,汉帝幸明庭。非关重游豫,直是爱长龄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第三段十六句。自那以后几度荣枯几度炎凉,九州大地如大河横溃。汉人甲兵连接胡人铁骑,战火烟尘弥漫天空云海。草木摇落杀气阵阵,昏天黑地星辰无彩。死人尸骨堆成丘山,无辜苍生竟有何罪?函谷本为捍卫京城帝居的雄关,国家命脉交付镇守雄关的哥舒将军。谁知三十万将士一日崩溃,国门大开乱贼蜂拥而入。公卿沦为奴隶犹如犬羊,忠心正直之士惨道杀害成肉酱。皇上和太子出京避难,两京沦陷成为废墟。(这段写安禄山起兵,长安陷落。)
帝子许专征,秉旄控强楚。节制非桓文,军师拥熊虎。
人心失去就,贼势腾风雨。惟君固房陵,诚节冠终古。
仆卧香炉顶,餐霞嗽瑶泉。门开九江转,枕下五湖连。
半夜水军来,浔阳满旌旃。空名适自误,迫胁上楼船。
徒赐五百金,弃之若浮烟。辞官不受赏,翻谪夜郎天。
夜郎万里道,西上令人老。扫荡六合清,仍为负霜草。
日月无偏照,何由诉苍昊?良牧称神明,深仁恤交道。
【注释】帝子:指永王李璘,玄宗第十八子。专征:自主征伐。《白虎通-考黜》(汉-班固):“赐以弓矢,使得专征。”旄:旗杆上用旄牛尾做的装饰,象征军权。秉旄:持旄,指掌握军队。《书-牧誓》:“右秉白旄以麾。”强楚:强盛富庶的南方。时李璘为四道(江南道、岭南道、黔中道、山南东道)节度使,镇江陵(古楚都所在地)。
桓文:春秋五霸中齐桓公、晋文公并称。《荀子-议兵》:“秦之锐士,不可以当桓、文之节制。”军师:部队。《礼记-檀弓上》:“谋人之军师,败则死之;谋人之邦邑,危则亡之。”熊虎:喻勇猛的士兵。《书-牧誓》:“如虎如貔,如熊如罴。”《北齐书-文襄帝纪》:“扬旌北讨,熊虎齐奋,克复中原。”
去就:去留。《庄子-秋水》:“宁于祸福,谨于去就。”
房陵:郡名。即房州。属山南东道。今房县一带。【《旧唐书-地理志》:“房州,下,隋房陵郡……天宝元年改为房陵郡。乾元元年复为房州。”】
诚节:忠贞的节操。《隋书-杨素传》:“早建殊勋,夙著诚节。”
仆:男子自称之谦词。香炉顶:香炉峰,庐山北部山峰。因水气郁结峰顶,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。
餐霞:指修仙学道。《汉书-司马相如传》:“呼吸沆瀣兮餐朝霞。”颜师古注引应劭曰:“朝霞者,日始欲出赤黄气也。”嗽(shuo):吮吸。瑶泉:泉水的美称。
九江:长江。传说长江流至浔阳分九道,故浔阳亦名九江。五湖:泛指庐山一带湖泊。
旌旃(zhān):旌旗。《北史-高祖文帝纪》:“旌旃舟楫,横亘数千里。”
六合:天地四方。《史记-秦始皇本纪》:“六合之内,皇帝之土。”
牧:州牧。州郡长官。唐指郡太守或州刺史。《幼学琼林》卷1:“刺史、州牧,乃知州之两号。”
恤:顾念。交道:交往相知。《后汉书-王丹传》:“交道之难,未易言也。”《咏怀》(唐-骆宾王):“少年识事浅,不知交道难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第四段共二十八句。“帝子”八句写永王无能。皇上准许永王自主征伐,高举帅旗控制强楚。然永王没有桓公文公那样的统帅能力,空有军队强大如熊似虎。军中人心不稳难定去就,安史叛军气势腾起狂风暴雨。只有韦君守卫房州,忠贞气节贯穿今古。“仆卧”八句写自己在永王之乱中及之后的遭遇。当时俺正隐居香炉峰上,上餐云霞下饮瑶泉。(修仙学道。)开门可见九江盘旋,枕下能望五湖相连。有天夜里永王水军过来,浔阳到处军旗招展。空名果然使自己误入歧途,俺被胁迫上了永王楼船。永王徒然赏赐五百两黄金,俺弃之如同舍弃浮烟。俺推辞了永王的官职却未受朝廷赏赐,反倒流放夜郎远天。夜郎路遥迢迢万里,西上三峡的道路催人年老。后来两京收复天下大致清平,俺仍像一颗带霜的小草。日月光辉本不偏照,如何才能上诉苍昊?您是一位仁心深厚的好官,而且人称神明,请怜悯俺这个多年“交道”。(此段写永王之乱及自己遭遇。李白真是“胁迫上楼船”吗?李白何时主动辞去永王幕?)
一忝青云客,三登黄鹤楼。顾惭祢处士,虚对鹦鹉洲。
樊山霸气尽,寥落天地秋。江带峨眉雪,川横三峡流。
万舸此中来,连帆过扬州。送此万里目,旷然散我愁。
纱窗倚天开,水树绿如发。窥日畏衔山,促酒喜得月。
吴娃与越艳,窈窕夸铅红。呼来上云梯,含笑出帘栊。
对客小垂手,罗衣舞春风。宾跪请休息,主人情未极。
览君荆山作,江鲍堪动色。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。
逸兴横素襟,无时不招寻。朱门拥虎士,列戟何森森。
剪凿竹石开,萦流涨清深。登楼坐水阁,吐论多英音。
片辞贵白璧,一诺轻黄金。谓我不愧君,青鸟明丹心。
【注释】忝:辱,有愧于,谦词。青云:高官。《解嘲》(汉-扬雄):“当途者升青云,失路者委沟渠。”青云客:高官的贵客。
祢处士:汉末名士祢衡。《鹦鹉赋序》(东汉-祢衡):“时黄祖太子射宾客大会,有献鹦鹉者,举酒于衡前曰:'祢处士,今日无用娱宾,窃以此鸟自远而至,明慧聪善,羽族之可贵,愿先生为之赋,使四坐咸共荣观,不亦可乎?’衡因为赋,笔不停缀,文不加点。”
樊山:在今湖北鄂城县北。唐属鄂州武昌县。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7鄂州武昌县:“樊山,在县西三里。谢玄晖诗曰'钓台临讲阅,樊山开广安’谓此也。”】
促酒:催酒。《宴湖上亭作》(唐-元结):“酣兴思共醉,促酒更相向。”
吴娃越艳:吴越美女。《采莲曲》(唐-杨衡):“楚客伤暮节,吴娃泣败丛。”《乌江女》(唐-屈同仙):“越艳谁家女,朝游江岸傍。”窈窕:娇美貌。《关雎》(诗经):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。”铅红:铅粉胭脂。
帘栊:竹帘和窗棂。偏义复词,泛指门窗帘子。《效张华离情》(梁-江淹):“秋月映帘笼,悬光入丹墀。”
小垂手:古舞名。《乐府诗集》卷76引《乐府题解》曰:“大垂手,小垂手,皆言舞而垂其手也。”《小垂手》(梁-吴均):“舞女出西秦,蹑影舞阳春,且复小垂手,广袖拂红尘。”
宾跪:古人席地而坐,引身稍起即跪。
荆山,在今湖北南漳县西。漳水所出。《元和郡县图志》卷21襄州南漳县:“荆山,在县西北八十里。三面险绝,惟东南一隅才通人径。”
江鲍:南朝诗人江淹和鲍照。
芙蓉:《诗品》卷中(钟嵘):“谢诗如芙蓉出水。”
逸兴:超逸豪放的意兴。《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》(李白):“俱怀逸兴壮思飞,欲上青天览明月。”素襟:平素的怀抱。《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》(晋-陶潜):“一形似有制,素襟不可易。”
招寻:招邀寻求。《秋夜宴临津郑明府宅》(唐-杜审言):“行止皆无地,招寻独有君。”
朱门:指郡守衙门。虎士:勇猛的卫士。
列戟:唐州府衙门前列戟。《新唐书-百官志》卫尉寺武器署:“凡戟……三品及上都督、中都督、上都护、上州之门十二,下都护、中州、下州之门各十。”森森:威严威武。
英音:《横吹赋》(梁-江淹):“此竹方可为器,乃出天下之英音。”
白璧:平圆形而中有孔的白玉。《史记-滑稽列传》:“于是齐威王乃益资黄金千溢,白璧十双,车马百驷。”一诺:《史记-季布栾布列传》:“楚人谚曰:得黄金百,不如得季布一诺。”
青鸟:为西王母取食传信的神鸟。《山海经-西山经》:“三危之山,三青鸟居之。”郭璞注:“三青鸟主为西王母取食者,别自栖息于此山也。”《咏怀》(魏-阮籍):“谁言不可见,青鸟明我心。”
【诗意串述】第五段四十句。先写游览。有愧成为您座中贵客,三次登上黄鹤楼。顾望有惭高士祢衡,徒然面对鹦鹉洲。登上樊山,樊山霸气不再。天地之间,寥落清秋。大江携带峨眉山的雪水,横冲直撞的是来自三峡的江流。千船万舸向此处驰来,连帆接橹直下扬州。在此目送通向万里之遥的舟船,旷然神怡散我郁愁。再写歌舞酒宴。高楼纱窗倚天而开,江水碧绿水树如发。(因为高,看水树如发。)观日担心山衔日落;催酒喜欢月光照临。(从白天到晚上。)来自吴越的窈窕美女,争着夸耀妆白脂红。叫她们同上凌云高梯,走出门帘含笑盈盈。对着客人跳起垂手舞,罗衣飘转舞动春风。客人起身请她们休息,主人还觉得没有尽情。三写诗文。浏览您描写荆山的诗作,江淹鲍照亦要惊奇动容。天然本色毫无雕饰,正如清水生出芙蓉。末写州府交谈。逸兴雅趣平素满怀,时不时就会招邀求寻。豪华的衙门虎士相拥,门前的列戟望之森森。院内石山夹植竹木,小溪环绕清澈幽深。登楼坐在临水高阁,谈吐议论多是睿言妙音。一句诗文贵过白璧,一诺相许重于黄金。您说俺行迹无愧于皇上,王母使者也明白俺一片丹心。(此段写相见之乐。韦太守多次邀李白宴游。韦也认为李白在永王之乱中所作所为无愧皇上,连皇上使者也明白。)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弘益配资-平台配资-配资策略平台-配资门户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