将机器学习算法用于脑梗死风险预测;用数据模型分析空气质量改善路径;通过职业 AI 替代率研究展望未来社会......日前,同济中学举办2024学年STEM教育成果表彰会,展示一系列来自学生们的研究成果,将数理逻辑与现实问题深度绑定,既展现了 “用数学思维理解世界” 的教育成效,也成为杨浦科学教育的标杆实践。
2024学年,同济中学STEM教育成果斐然,从全国性赛事到国际舞台,从学生实践到区域辐射,处处彰显着创新教育的活力。在第四届“AI未来”全国峰会上,学校学子以扎实的科学素养斩获一等奖,展现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热情;转身迈向国际赛场,第十一届国际数学建模挑战赛(IMMC)中,他们以严谨的逻辑思维,创新的算法技巧摘得特等提名奖,让世界看到同济学子的数学建模实力。
在DI全国展示活动中,学校团队不仅荣获二等奖,更以敏捷思维赢取“即时挑战”一等奖,印证了跨学科实践能力的突破。在第六届长三角中学生数据应用创新研究活动中,同学们将科学思维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,创造出智慧的火花。尤为值得一提的是,学校在杨浦区教育学院、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指导下,成功主办首届杨浦区中学数学建模创新挑战活动,以搭建区域交流平台为契机,为全面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与STEM创新能力贡献了同济智慧。学校校长姚玉清表示,这一系列成绩的背后,是师生对科学探索的执着追求,更是校地资源整合、大中衔接教育模式的生动实践。
展开剩余59%近年来,同济中学以“适性扬才、济学成事”理念为引领,通过整合高校、企业、场馆等校外资源与学校的优质资源,探索大中衔接STEM教育建设路径,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学习场景与实践机会,为教师创造丰富的科学教育课程资源与专业发展平台,共同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,进而为未来科技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。
记者了解到,今年科技节上,同济中学精心打造“玩转科技,智创未来”主题八大活动:玩转魔方、高空落蛋、纸桥承重、趣味化学实验、生物模型与建模、线控小车制作、走马灯,横跨数理化生地多学科。科学不再遥远,而是“嘉乐”校园里人人可触、其乐融融的探索之旅。学校积极“走出去”,在中原中学实创节中摘得数织、数独、魔方优胜奖4项、鼓励奖3项, 保护鸡蛋项目优胜奖1项、鼓励奖1项——这些实践以巧思解决实际问题,以行动诠释责任担当。
展望未来,同济中学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深化STEM教育实践,持续完善“大中衔接”育人体系,让科学探索的种子在更多学生心中生根发芽。“我们期待与各方携手,以创新为笔、实践为墨,共同绘制基础教育与科技人才培养的新图景,让同济学子在未来科技浪潮中勇立潮头,为国家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。”校长姚玉清说。
文字 | 成佳佳
图片 | 成佳佳
编辑 | 周梦真
*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
发布于:上海市弘益配资-平台配资-配资策略平台-配资门户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