盐和油的摄入量是日常饮食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两个关键因素,过量或不足都可能对健康产生深远影响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(WHO)和各国营养学会的建议,成年人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内(约一啤酒瓶盖的量),而烹调用油则以25-30克为宜(约2-3汤匙)。然而,实际生活中许多人的摄入量远超这一标准,尤其是盐的摄入,中国居民日均盐摄入量高达10.5克,是推荐量的两倍多。
**盐:隐形健康杀手**
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,钠离子对维持体液平衡和神经肌肉功能至关重要,但过量摄入会导致高血压、心血管疾病、骨质疏松甚至胃癌。研究发现,每日盐摄入量每增加1克,收缩压平均上升2.86毫米汞柱。
**如何控制盐的摄入?**
1. **减少加工食品**:约75%的盐来自加工食品,如火腿、罐头、酱料、零食等。购买时注意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,选择低钠产品。
2. **烹饪时少放盐**:利用香料、醋、柠檬汁等替代部分盐,增强风味。
3. **避免重复加盐**:许多人在炒菜时加盐,出锅前又加一次,导致盐分叠加。
4. **警惕“隐形盐”**:味精、鸡精、酱油、豆瓣酱等调味品含钠量高,需酌情使用。
展开剩余56%特殊人群如高血压患者、慢性肾病者,每日盐摄入应进一步降低至3-4克,儿童则应更少。
**油:平衡脂肪摄入**
油脂是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重要来源,但过量会增加肥胖、高血脂等风险。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烹调油25-30克,但目前平均摄入量达40-50克。
**如何科学用油?**
1. **多样化选择**:不同油类脂肪酸组成不同,建议交替使用花生油、橄榄油、菜籽油等。
2. **控制高温烹饪**:高温易使油脂氧化,产生有害物质。煎炸时选用烟点高的油(如葵花籽油),凉拌用橄榄油或亚麻籽油。
3. **减少动物油**:猪油、牛油等饱和脂肪含量高,应限制使用。
4. **避免重复用油**:反复加热的油会产生反式脂肪酸,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。
**实践建议**
- **使用限盐勺和控油壶**:量化每日用量,避免凭感觉添加。
- **培养清淡口味**:长期高盐高油饮食会降低味觉敏感度,逐步减量可帮助适应。
- **关注外食健康**:餐馆菜肴通常高油高盐,可选择清蒸、白灼等烹饪方式,或要求少盐少油。
**总结**
健康饮食的核心在于“适度”。盐和油虽是必需品,但过量危害深远。通过科学选择和量化控制,不仅能降低慢性病风险,还能提升整体生活质量。从今天开始,不妨用一个小改变——比如减少半勺盐,或换一种更健康的油,迈出健康饮食的第一步。
发布于:上海市弘益配资-平台配资-配资策略平台-配资门户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