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9年年底,宋希濂在大渡河战役中被解放军俘虏。当时,他在被押送途中与卫兵发生了冲突。为了解决这一局面,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亲自去与他会面。让人没想到的是,当宋希濂看到杨勇时,愣住了,似乎难以相信眼前的一切。那么,宋希濂究竟看到了什么,为什么会如此吃惊?
1949年10月1日,新中国宣布成立,但国民党的残余势力依旧在西南地区顽强抵抗。当时,宋希濂和胡宗南是国民党在西南的两大主要军事力量,蒋介石希望借此反攻解放军。在这种背景下,宋希濂被任命为“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主任”,负责整顿西南地区的军务,并抵抗解放军的进攻。
为了消灭宋希濂的部队,中央军委制定了周密的战略部署,计划通过大规模的包围和分割打击来彻底摧毁他的防线。11月1日,解放军发起了西南战役,宋希濂的防线在短短几天内就被击溃。解放军进展迅速,接连攻占了秀山等地,逼近宋希濂的后方。
展开剩余78%宋希濂意识到形势严峻,决定命令部队沿彭水至白马山一线重新修筑防线,并准备依靠乌江的天险来阻止解放军的进攻。然而,由于部队连遭败绩,士气低落,宋希濂感到十分郁闷。蒋介石亲自坐镇重庆,并派遣长子蒋经国督促他坚守防线。尽管如此,解放军在11月下旬成功突破了白马山的防线,迫使宋希濂的部队向南撤退。
白马山之战结束后,宋希濂的18万部队只剩下2万多人,而不久前他妻子的去世让他心情更加沉重。面对接连的挫败,宋希濂彻底脱离了蒋介石的指挥系统,决定寻找其他出路。他计划前往西昌与胡宗南部会合,趁着解放军围攻重庆时绕过包围圈逃回小凉山。
然而,宋希濂的计划最终未能如愿。在逃亡过程中,他避开大路,沿着崎岖的山路艰难行进。行军途中,他听闻重庆已经被解放的消息,心情愈加惶恐。此时,解放军二野第五兵团已接管了江安和纳溪,正在紧追其后。
宋希濂在宜宾遇到了一次挫折。由于他脱离了蒋介石的指挥,蒋介石命令宜宾的守军拒绝接纳他。这使得宋希濂只能绕道而行,继续逃跑。连日的奔波让宋希濂的部队疲惫不堪,士气低落。无奈之下,宋希濂决定给一些不愿跟随的军官遣散费让他们离队。结果,他的三分之一的军官选择了离开。
经过一段时间的疲惫行进,宋希濂和部队终于抵达清溪镇。刚刚停留不久,解放军便迅速赶到并将其包围。宋希濂和部队开始了最后的逃窜,经过三天三夜的奔跑,最终抵达大渡河边的沙坪渡口。在这里,他本以为可以借助接应部队渡河逃脱,但一场更加紧迫的包围战爆发了。
在沙坪渡口,宋希濂被解放军完全包围,尝试逃跑时被解放军的战士堵住,并被当场俘获。当时,宋希濂羞愧难当,情急之下甚至想自杀,但被警卫人员及时制止。尽管他试图隐瞒身份,谎称自己是“周伯瑞”,但很快他被一名潜伏在他部队中的解放军地下人员识破。
在押解过程中,宋希濂与随行的解放军记者发生了争执,他拒绝配合拍照。这一举动引起了杨勇的注意。杨勇听说此事后,决定亲自与宋希濂见面。作为宋希濂的同乡,杨勇对他的性格很了解。当他们见面时,宋希濂愣住了,发现杨勇看起来并不像他想象中的那么威严,反而穿得很简单。杨勇幽默地回应,并给了宋希濂一杯茶,两人很快进入了轻松的对话。
在这次会谈中,杨勇详细向宋希濂介绍了解放军的政策和党的方针,并耐心劝解他要接受改造。宋希濂逐渐放下戒心,态度也开始转变。临别时,杨勇还代记者向宋希濂道歉,表示他们的举动可能让他感到不快。
这次会谈改变了宋希濂的态度。最终,宋希濂被送往北京的战犯管理所,接受了改造。1959年,他成为了首批被特赦的战犯之一。此后,宋希濂完全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工作,担任政协文史专员和政协委员,为国家的统一事业做出了贡献。
发布于:天津市弘益配资-平台配资-配资策略平台-配资门户首页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